<p id="a3rgx"></p>
<table id="a3rgx"><strike id="a3rgx"></strike></table>

    <p id="a3rgx"><label id="a3rgx"></label></p>
    <acronym id="a3rgx"></acronym>

    <table id="a3rgx"><strike id="a3rgx"></strike></table>
    你的位置:首頁 > 熱點新聞 > 行業新聞

    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問世 跨界資本悄然入局

    2022/9/15 9:16:50??????點擊:
      百萬新能源車市場終于迎來顛覆傳統的新能源車險。
      12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開發完成行業《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以下簡稱《專屬條款》),此前備受關注的電池、自燃、充電等風險都被納入到保險范圍里。
      同天,中國精算師協會也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相較于現行車險綜改的基準保費,專屬條款新能源車的基準保費將有小幅下降,大致為0.8%。
      當前,新能源車出險頻率和賠付率都高于傳統燃油汽車,隨著新能源車險規范空白被填補,會逐漸緩解“鞋子不跟腳”的窘境。

      此外,《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車險綜改后的財險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點,在行業內卷之下,跨界資本也在試圖參與其中。


      “最后一公里”定價難題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系統是由電池、電機和電控組成,替代了燃油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等裝置,因此傳統車險關于汽車核心部件的保障已不適配新能源汽車。
      “從一些采集來的數據看,我們突然發現新能源車屏幕越大,風險發生概率越高?!?021年進博會的一場論壇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越談及智慧出行給保險帶來四大挑戰時,分享了這樣有趣的觀點。
      “傳統保險業的風險定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講從車,一個講從人。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下,更多的強調經驗數據和歷史數據,但在新的環境當中,智慧出行數據是實時、動態、連續的,所以怎樣從原來的從車到從人發展到實時動態連續全面化,由原有的統一定價,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價,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邦櫾竭M一步表示。
      由此可見,各個主體對新能源車以及車險的認識不斷改變,車險定價如何適應新能源車是個大挑戰。
      申萬宏源保險行業分析師葛玉翔表示,當前保險公司對新能源車的承保積極性相對較差,新能源汽車出險率遠高于傳統燃油車,新興業務往往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和更多的不確定性,賠付數據仍處于積累階段,保險公司整體處于定價被動狀態。
      “ 新能源車險是連接新能源汽車與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有效化解車主日益增長的新能源車險保障需求與保險公司供給端積極性較差之間的矛盾,將是行業的共同課題?!备鹩裣枵J為。
      在車輛使用過程中,除了傳統的交通意外風險,動力電池起火、爆燃引發的重大事故構成新的風險因素,對于這些風險,需要進行產品創新,在保險保障和保險服務上實現升級換代。因此,如何在技術不斷迭代更新、投保經驗數據累積較少的情況下科學設計保險產品,成為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課題。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起草完成《專屬條款》,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工作組走訪了國內主要新能源汽車制造廠、動力電池生產商、國家級科研院所、數據監控平臺等數十家機構,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議二十余場,邀請社會各方面代表近百人次,在廣泛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最終成稿。
      “三電”納入保障范圍
      據了解,《專屬條款》包括3大主險、13大附加險。主險包括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以下簡稱“車損險”)、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以下簡稱“三者險”)、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共三個獨立的險種,投保人可以選擇投保全部險種,也可以選擇投保其中部分險種。
      《專屬條款》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即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不包括摩托車、拖拉機、特種車。
      最受多方關注的是,占車輛成本一半的電池是否被納入到保障責任里。據悉,《專屬條款》強調“專屬”“定制”,其將“三電”(即: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明確納入車損險的保障范圍。同時,大眾關心的車輛自燃風險也被納入保障條款中。
      在中華財險副總裁沈華看來,三者險責任限額最高可以到1000萬,消費者還可以選擇法定節假日限額翻倍險,進一步化解自燃起火導致的社會矛盾。
      “行駛、停放、充電、作業”,《專屬條款》覆蓋多個場景。近年,充電樁漏電、起火事故時有發生,《專屬條款》既涵蓋本車損失,又包含充電樁等輔助設備自身損失以及設備本身可能引起的財產損失及人身傷害,這是車險首次承保車外固定輔助設備,是車險領域內的一次創新和探索。
      同時將保障范圍擴大至車輛特定的使用場景,如自助充電、專用車輛工程作業等,升級優化傳統車險的內涵與外延,增強了條款的適用性、針對性。
      人性化的保險保障也被考慮其中,《專屬條款》結合新能源汽車充電過程中的風險,設計《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承保由于外部電網輸變電故障、電流電壓異常等導致的車輛損失,通過保險機制,分散風險。
      除保障責任外,保費費率設置牽扯百萬車主的錢袋子。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費率測算說明,從純風險費率來看,25萬元以下車型只降不漲,25萬元以上車型部分上漲,但整體不超過3%。車損險和三者險的漲幅有所差異,車損險60.2%降費,21%不變,18.8%上漲;三者險25%降費,62%不變,13%上漲。
      “考慮到保險公司的實際定價差異,及每個人對于險別需求的不同,整體大概在50%降價,30%持平,20%上漲這么一個水平?!痹撊耸款A測。
      當前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水平整體較高,《專屬條款》將此情況考慮在內,將附加費用率從2020年發布的《示范條款》的 25%調整至 15%。
      面對不斷更新迭代的新能源車市場,《專屬條款》如何適應市場?保險協會將這一情況考慮進條款開發中,“既考慮當前的主流技術路線,又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業態留有創新空間”。
      中信建投分析認為,《專屬條款》的頒布,一方面,保持車險保費基本不變的背景下,繼續實施減費讓利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將通過規范新能源車專屬條款,打破行業承保新能源車所適用的條款與實際風險不匹配的困局。
      逐鹿新賽道
      業內人士表示,“數據”是車險運營的核心,保險公司獲取數據方面受制于車企,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上只能“從車” ,意味著車企在新能源車險市場扮演重要角色。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新能源汽車保費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60%,保費貢獻度3.3%。
      新能源車險市場是一個新的蛋糕,在各家保險公司爭得這一增量市場的同時,跨界資本也在進場。
      入局者眾多,比如,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進場,先是于今年7月如愿入股小康人壽,9億元拿下小康人壽30%股權,成為小康人壽第二大股東,將保險牌照收入囊中。三個月后,與人保財險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欲借助主業優勢搶灘新能源車險市場。寧德時代雖無承保資質,但是可以參與電池風險管理與保險業務。
      上述案例并非跨界資本入局孤例,2020年底,吉利控股曾頂格入股合眾財險,拿下合眾財險33.33%的股份。
      當然,車企想入局新能源車險領域,邁過幾道坎,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躋身車險賽道。
      艾瑞咨詢出具報告提到,首先,車企為開展車險業務獲得必備的經營牌照存在一定難題,全國性保險代理牌照是車企開展車險業務的必備經營資質,同時需要設立區域分支機構才能滿足屬地化經營的條件,以順利實現業務拓展,牌照僅僅是“敲門磚”。其次,直銷的模式要求車企必須具備功能完善的線上系統,不僅建設成本大、時間周期長,而且與保司系統對接復雜。再者,車險具備屬地化特征,全國范圍線下服務網絡是其保證用戶服務的觸角,需要長期積累。
      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本次規范承保責任后,預計各家財險公司將加大新能源車的投放以獲取負債現金流所形成的“浮存金”收入。同時,《專屬條款》新增的附加險,可提升險企承保的件均保費,同時也將考驗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和銷售能力,特別是具備渠道話語權、線下網絡駐點資源更豐富的大型上市險企會更為受益。

       中國經營網 郭婧婷 北京報道

    公司概況 - 公司產品 - 熱點新聞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毛片高清视频
    <p id="a3rgx"></p>
    <table id="a3rgx"><strike id="a3rgx"></strike></table>

      <p id="a3rgx"><label id="a3rgx"></label></p>
      <acronym id="a3rgx"></acronym>

      <table id="a3rgx"><strike id="a3rgx"></strike></table>